炸藥屋A House of Dynamite(網飛影院)
核彈的毀滅性將人類命運捆綁在一起(有嗎?) 看完電影,才知道是導演Kathryn Ann Bigelow的最新作品。 根據以往的看片經驗, 導演總是擅長處理於緊繃狀態下人物的各種心理層面與樣態。
如常的週五上班日,感覺非常稀鬆平常,
直到......
一枚無法察覺確切發射地點的核彈來襲...
(難怪專研北韓的情報官會說出you are fucking kidding)
美國從四級戰備逐步升級到一級戰備(註)。
電影主要在於描述整個國家政府單位,
如何面對與因應?從輕鬆愜意,到緊張刺激,
甚至絕望(包含對事情的發展,與家人訣別的心態等)。
(猶如王世堅質詢名言:一開始的從從容容,游刃有餘,變成匆匆忙忙,連滾帶爬)
但導演所呈現的影像,
不是在強調軍事設施與戰備的無用論,
而是希望觀眾更注意人與人互動的細節,
當下所產生的連結。
以及在重大事件發生時,
無法做任何決定的無力感。
那種同事間,以及跨部門的互動,
有形或無形,哪怕只是單純的招呼。
簡略如下:
阿拉斯加基地少校與(希望離婚)妻子的通話,
妻子或許就是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被指派避難的那位女子(???)。
白宮戰情室上尉買早餐時與總統特勤人員,
以及新聞室秘書的互動(小秘書還被教訓一下)。
戰情室上尉與急管署女子的電話通訊。
所有的對話,都呈現出每個人的專業度,
以及看似經常面臨的情況,
只是沒想過此次核彈攻擊為真,
不是搖擺不定的溜溜球。
新聞室秘書第一次看到戰情室修理螢幕的系統工程人員慌張的樣子。
再來聽到參議員在會議中突然離席。
(副國安顧問妻子也同樣問他議員老闆)
以及在二樓走廊與副國安顧問的同時入鏡,
(副國安顧問回答國防部長的問題,攔截核彈猶如子彈打子彈概念)
這時的戰備只到第二級而已。
最後聽到軍人說趕緊逃難,
才臆測到大事不妙。
副國家安全顧問跟戰情室上尉的通話。
副國安顧問與白宮同仁的互動,
以及"沒有禮貌的"穿過新聞室記者會。
回想自己的人生,
其實根本沒有太多重要或有意義的事件,
反而是很多生活小細節糾纏著自己。
回家吧!家族合唱之後
雖然工作不是唯一,
且是很大的其一(佔據每天大部份的人生)。
但與所愛的人相處,
我想才是自己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
恐龍的(滅絕)象徵意義很明顯,
核彈就是人造隕石概念。
沒有戰爭的恐懼,每天都是
Have a nice day
註:個人服兵役經驗
遇到三級戰備,
服役退伍前半年剛好遇到,
台灣故總統蔣經國去世,
軍中戰備升到三級戰備,
我詢問主官,是防範共軍(解放軍)來襲嗎?
他說不是,是擔心台東市民發生暴動,
這就是台灣當年"戒(解)嚴前後"的社會樣態。
核彈來襲時間序,依照戰備等級區分
4級戰備
0927預估,阿拉斯加少校與妻子的電話對話
0930,總統預計訪視女子籃球營隊
(白宮新聞室秘書說明的公開行程)
0933,飛彈來襲,
戰情室前方上方螢幕時間表(同時記錄時間)
0936,戰情室召開戰情會議
(戰略司令部將軍說明時間點)
(大約0938)更新說明核彈降炸在美國本土某處
2級戰備
GBI(陸基攔截器)預計發射時,
19分鐘後,炸到美國(芝加哥)。
同時升級到2級戰備。
倒數時間,16分鐘。
國防部長下令同時啟動(撤離)政府延續計畫。
0942,急管署女子收到國家安全緊急通報。
副國安顧問提到子彈對子彈的理論時,
此時總統已在座車上聆聽會議,並做指示 。
0943,副國安顧問老婆沒有接到電話,
手機呈現的時間。
副國安顧問已在白宮地堡向總統匯報,
請專研北韓專家的情報官進一步說明。
0948,攔截失效時,
還有9分鐘撞擊(戰情室上方時間倒數)
1級戰備
確認升到1級戰備(總統在座車上確認1級戰備)
戰略司令部軍官與總統隨行少校,
都取出核彈戰爭指導手冊。
戰略司令部將軍跟總統匯報(可能的戰況)時,
國防部長正與女兒通話。
撞擊6分鐘前,副國安顧問與俄羅斯外長通話。
0953,結束談話。
約莫同一時間,國防部長跳樓自殺。
0954,戰情室被要求列出傷亡名單。
地堡戰情室將軍指示必須與工兵單位聯繫,
以便挖出大家。
0956,最後1分鐘前,
總統念出他的安全識別碼。準備下令...
其他畫面則是轟炸機,飛彈發射井,
核彈潛艇同時進入備戰狀態。
細節,永遠是細節,
螢幕訊號不穏
(戰情室業務交接時的說明,後來還是沒有修好)
或許是已經被駭客入侵的跡象(副國安顧問提到)
(類似不可能的任務劇情經常如是演出,重複的鏡頭畫面)
女兒聊到心理諮商,談到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但國防部長先前感謝朋友來參加喪禮(妻子?)
所以女兒與父親(國防部長)的精神狀態,到底哪個比較差???
永遠是選擇,國防部長自殺,先女兒而死。
不願忍受炸彈攻擊後的音訊全無???
那枚徽章???的用意,我應該很難懂。
戰爭成為軍人的工作而已(!?)
B2轟炸機的炸彈操作兵的說法。
戰情室中,有歐巴馬蒞臨的照片(政黨輪替),
以及烏克蘭(戰時)總統澤倫斯基的照片,
可以讓人感受到是很當代的氛圍。
國家軍事指揮中心
我個人有時很高興,
那些指揮鏈的順序(斬首行動),
軍人排序總在很後面。
不然報復來報復去,
這個世界應該很快就跟恐龍一樣完蛋!
最後可能只剩非洲可以生存吧!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行內的笑話,
但對於三分熟,五分熟,全熟(世界),
真的如少校自言很病態。
特勤人員跟少校在籃球場前,
說現任總統會看報紙,
這非常重要,表示總統對訊息的吸收,
不是只透過幕僚提供的輿情蒐集而已。
就像總統在直升機上跟少校提到,
自己聽到podcast節目描述炸藥屋的概念一樣。
台灣一直被議論為即將戰爭的熱區。
在昇平的社會樣態下,共軍軍機持續騷擾,
從1996年台灣首屆總統大選,飛彈試射以來,
或許這種緊繃狀態,只有接近權力核心者,
才能明瞭吧!
而台灣人民除了反共對抗假訊息外,
台灣命運對世界的影響,確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圖片取自網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