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4的文章

胖胖藝術節(實驗劇)

圖片
能將パン(音胖)轉化為藝術方式呈現,我想只有鴻鴻這樣深具批判性的(策展)創作者吧。 誠如古諺所云: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飲。在漫長的胖節中,賽凡神也只能以管窺豹,略見一斑。 就像活魚多吃般,所選的胖節則是一票二吃。不同的創作者,不同對胖的詮釋與演繹。 胖胖交際場(歧視下的凝視) 社會上充斥氾濫著各種歧視醜化的語言或報導,胖子,恐龍妹..... 參加過(台灣)校際型舞會者,應該都清楚。 在那昏暗的場域中,美醜需要近距離觀看,才會發現邀約與被邀約者的真實面貌(世俗的美與醜),但胖瘦,卻是從輪廓就可以發現,因此那些人不是壁花,不然就是冷板凳坐到底... 這是舞會交際場最殘酷的現實,而導演就直接將那種”歧視下的凝視”,搬演到舞臺, 男女主角都是俗稱的”胖子”,舞會上得不到邀約, 全部的瘦子無視他們的存在,他們的話語說了也沒人(觀眾)聽得到, 胖子除了被汙名化,更嚴重的則是無視,彷彿他們從來就不存在於世界上, 就算對上眼,也是惹來更多的異樣眼光,無人關注他們的內在與腦袋, 只會對他們的外型品頭論足。而胖子只能自我凝視那種種歧視。 打腫臉變胖子(幻想:人類終極武器) 舞台劇一開場,就來個目前影視界最流行的”舞臺生死鬥最終章”場景, ”觀眾”就是觀眾,或者化身為現場來賓與之互動。 主持人開始介紹男女雙方的參賽者,談著對父親(形象)或父權的批判遵從或互動。 參賽者都是外形上的”胖子”,主持人則嬌小瘦弱, 話題與輔助影像總是環繞著親子互動關係的問答中, 直到主持人被觸及問到個人隱私以及與父親互動關係後,終於暴跳如雷,憤而離開主持現場,話外音只聽到他對製作人工作人員的咆嘯與憤懟。 場景一轉 ,原來主持人在真實場域中, 就是一個瘦弱纖細與父親關係不佳的小男孩, 劇中兩位參賽者男女即為真實場域中的父母, 而父親的(胖)形象則是對兒子(瘦弱)的咆嘯,甚而動粗。 小男孩對胖(威權)的想像與觀察,在觀眾的眼中昭然若揭, 而幻想真的是人類(小男孩)的終極武器。 小時候畫的圖畫,總是覺得鐵金剛是最胖的無敵武器

目連拯救母親大地(舞台劇)

圖片
在台灣,到底是陰間還是陽間的經濟活動比較活躍? 除了靈厝,哀鳳7說不定早已經在陰間開始試賣。 佛經"盂蘭盆會”目連救母的原型,隨意,穿插於文明極度發展後的共同體生活社群... 舞臺全黑,開場,三位(一體?)主要角色:黑狗中間,目連在左,閻王在右。 黑狗(被拉扯)分成兩半,裸女出現,往後行去,燈暗,劇情 ”結束” ... 歡娛的社區形象,角色們各司其職,或工作,或玩樂,或與外界通訊互動。 主要道具--- 20面體 ,分為大中小三種尺寸,佇立於舞台各處,展現各自功能, 大者:社群共同生活的場域,吃喝拉撒睡,兼皮影戲的排練與娛樂, 中者:勞動者的工具,例如農務的收成器具(收割機)等, 小者:做為通訊器材,或是把玩做為隱喻的用途。 共同體社群,面臨的除了是善惡交錯的心態以外,還有對於變數的對待, 每個人都必須工作,以維護每項工作完成的精準度及維繫社群共同生活的願景與利益。 如果有人認定自己的工作就是飲酒作樂,這樣可以嗎? 或是有人臨時想發懶,想怠惰一下,行嗎? 歲時的耕作與休憩,在共同體是必須的嗎? 勞動價值何在? 我”動”,故我在? 還是人想要活著,就是要動? 戲中戲的皮影戲算是做為對(目連)母親形象的引子, 也是對(蓋亞)大地之母的再詮釋,更是對目連沉迷於救母思念中的一種棒喝。 目連大量獨白,與閻王的互動,都讓人感受到目連對於母親的 執念 , 透過目連的敘述,同時也應對出母親生前的 ”自我” 執念。 同樣地,當(社群)偶像開始成型時,共同體的住民又要如何破除偶像, 或是自己成為偶像後,自我又要如何適應? 劇中大量資訊與令人思考的哲思,都是導演兼劇作家的巧思, 或許這也是導演喜歡原創故事的原因吧。 而導演先前所從事的新聞工作,田野調查也成為他創作前的必備功課, 雖說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但劇情能融入當地社群的生活型態,作品更能引起共鳴。 生活的困境,無論科技如何進步,都未曾消除,而人的價值也一再被探討... 當共同體破裂後,舞台再度全黑, 黑狗中間,目連在左,閻王在右。 黑狗分成兩半,裸女出現,往後行去,燈暗,劇情 ”開始” ...

星際效應(科幻電影)

圖片
人,是在何時開始停止好奇,以及喪失對外界或身邊探索的熱情? 電影開始就以類紀錄片(老者口述歷史)的方式,來引導觀眾進入諾蘭的世界。 觀眾透過相關的情節,慢慢了解這是一個逐漸凋零的”近未來”地球。 教育必須總量管制,重新分配, 人們只在乎當下(生存議題),找出對抗植物的病蟲害,逃離沙漠化的環境。 ...冒險的精神,早已蕩然無存。 諾蘭的科幻創意並不算新, 任意列舉坊間(或圖書館)還找的到的科幻(翻譯)創作(或漫畫), 都相當通俗易讀有趣,更可以成為喜歡科幻閱聽者的基礎入門書。 時間迴旋(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 機器人全集(或我,機器人)與鋼穴(艾西莫夫) 探星時代改為4=71(海萊恩) 沙丘魔堡(法蘭克.赫伯特) 六號抽水站與曼谷的發條女孩(保羅.巴奇加盧比) 紅火星(金·史丹利·羅賓遜) 手塚治虫的未來世界與SF交響曲 星野之宣的2001夜物語 但,諾蘭畢竟是國際級影像大師,就算他是隨意揉捻上述這些科幻元素的混雜之後, 你也可以投射於他的影像世界裡3個小時,而不知時間已匆匆而逝。 雖然途中鍵人我也有感到不耐或無聊之時, 不過當”麥特戴蒙”開始帶”馬修麥康納”導覽外星地表, 在我發出”雪特”的英文同時,我知道諾蘭又重新扣回我的心。 對於影像的直觀與"效應",諾蘭完全達到他不愧為大師等級的水準。 這篇文章不用閱讀,直接花些錢度過愉快的週末假日,也算值得。 插曲123 插曲1: 對於登月事件,一直以來都有人認為那是陰謀論,假造的, 不過,在鍵人賽凡神年輕時看到太空梭升空爆炸,以及美國人經過911事件之後, 人們更可以領悟到大眾媒體的驚駭力量, 也可以認真對待那些所謂造假的輿論是如何產生。 不過,透過4個人從事外星探險,其實力量真的有些單薄, 但以成本(無論是電影敘事)或真要航行太空時的考量,當然只能如此囉。 畢竟,高科技代表高消費,而高消費的經濟能量足已拖垮任何國家的社會文明。 插曲2: 人類到底應該緬懷於過去還是奔向未來,一直都是大課題。 那座還原主角家中景緻的房子,尤其令人感到震驚, 當那座(歷史)博物館出現時,鍵人我又發出了輕蔑一笑, 賽凡神認為那完全是導演在嘲諷那種緬懷過去的最佳明證。

牛仔褲(實驗劇)

圖片
劇場創作,越來越趨向於複合式。 透過 偶戲 , 真人演出 並帶以 影像投影 方式,呈現牛仔褲的血汗工廠事實。 農友磨著石磨,影像投影著農村景緻,日本文樂式的屏風隔板拉開, 劇情一開始就是雙胞胎女嬰其一被販售的過程, 音樂襯著茉莉花,觀眾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齣農民的血汗生活遭遇。 資本家的噬血無情與荒淫,農民往城區發展的境遇或許都是老生常談, 畢竟這樣的控訴,早已經透過各種藝術呈現,眾所周知。 但透過戲偶,真人與影像的複合式演出,畢竟還是個人觀劇頭一遭。 導演非常懂得分鏡,透過演出過程,利用不同大小的戲偶,來呈現出”遠中近特”的鏡頭概念, 而彌勒(大)座佛的神軀對照著”渺小”的戲偶(茉莉),更讓人覺得無助。 主題的沉重,令人傷感,但 快打旋風 的(茉莉)夢境呈現,卻是此劇最歡樂的橋段, 電子遊戲打BOSS(牛仔褲的幻化)的情節,是如此的貼切又如此的心酸。 “ 春麗 ”,畢竟是歐美人士認識東方國度最流行的語彙。 東方哲學” 圓 ”的概念,在戲中盡其展現。 石磨是圓,初始農民推磨,終了也推磨。 道具推開類似日式屏風的圓的軌道,充斥在整個劇場中。 農民推石磨,則有閩南語”拖磨”之意,人生就是不停的一再拖磨, 拖磨更讓人聯想到早期葛優所主演的中國電影”活著”,那卑微的求生態度。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複合式的表演轉換,投影,真人與偶戲, 所以拖慢劇情的節奏,而且故事了無新鮮,所以並無驚艷之處。 但是,最重要的實驗精神嘗試與留存(例如茉莉的春麗般的夢境), 才是這齣牛仔褲的最重要的象徵意義。

景陽崗(科幻極短篇)

圖片
巨大告示牌寫著鮮紅大字: 警告遊客,崗上有獸,經常趁濃霧外出喫人。 請務必於日落前成群過崗,或留宿村中,等天明通行。        崗上天氣,總是陰晴不定。村裡連續發生幾起民眾被撕咬致死的慘案,而命案發生的時間,總是崗上起著濃霧的時刻,村民議論紛紛,霧裡躲著巨獸,總是趁著霧起,出外喫人。           村民也曾組織「山青捕獸隊」,趁著天氣晴朗,大隊人馬上崗捕獸,卻怎麼也無法找到野獸的蹤跡與身影。慘案持續發生在霧裡,縣府最後規定,霧起時不能過崗,雖然明文禁止,但村民與遊客還是經常冒險過崗,畢竟它是從甲村到乙村的唯一道路。       若非有要務在身,必須趕在日落前過崗,我也不願冒此風險,幸好同行友人對這山區道路相當熟捻,透過談笑風生,希望降低緊張氛圍,而車速也不斷加快,期盼可以快速過崗下山。       說著說著,拐過一個山腰,居然起了濃霧,讓我不由得緊張起來,我看了一下駕駛座的友人,他也同樣一臉慌張,想必也是想到起霧的事故。不過,他還是故作鎮定的握著方向盤,毫不減速的往前開。是啊!不硬著頭皮往前走,又能如何呢?        我拿起友人經常放在後座的球棒,並且對他使個眼色,他也晗首示意,彷彿心靈相通說著「聊勝於無」。周遭的景致慢慢地被乳白色所籠罩,空氣中的濕氣也越來越重。車速更為加快,畢竟,濃霧之夜也不會有人想要闖入,只有我們和那隻獸吧!        我緊握球棒的手,也微微滲出汗。山區濃霧道路,除了引擎聲,只有我們兩人急促的呼吸聲。突然,一股刺鼻難聞的味道傳來,令人想吐,而整個胃就像被翻轉過來一樣。我直覺的用左手摀住嘴鼻,右手還是緊握著球棒。但那味道就像會鑽似的,一直鑽鑽鑽,鑽過鼻、肝、心、肺、腦,而此時的我就像麵糰般的揪在一起,我痛苦的閉起眼睛往椅背縮了進去。       猛地,車子突然減速歪斜,我的脖子有被撕咬的感覺,本能的跳了起來,揮舞手上的球棒,「咚」一聲竟是打在友人的頭上,他的頭鮮血直流,嘴角留有血痕,雙眼通紅,失心瘋似的繼續衝上來追咬我。        我心跳的飛快,而且有種想要與他互咬的衝動,僅存的理智,卻要我趕快逃離車子。於是我用球棒擊破擋風玻璃,爬了出去,霧更濃,那刺鼻難擋的味道,瀰漫充斥整個霧中,我連滾帶爬的逃離,回頭看著友人,發現他並沒有要離開的想法,而且開始撕咬自

時砂之王(長篇科幻)

圖片
<地球志 人類書 知性體傳> 人類書曰:知性體為新類型之人造人,知性與人類同,承載量更廣於人類,世界危急之初,ET之為邊害,知性體遂為拯救人類之堅強利器...... 條目:母星  地球  人造人 知性體 外星種族 一群身負使命的知性體(另類人造人),為了避免人類滅絕, 透過 時間回溯 的方式,企圖在 ”所謂” 歷史事件當中,消滅使人類滅種的敵人---ET。 這群知性體,分別回到不同年代,有當現代近未來或二戰期間與後期, 甚至更遙遠的洪荒過去,不過全書以 日本古國邪馬台 著墨最多。 透過知性體對人類(創造者先祖)社會的觀察,也反映出人類社會種種矛盾與(猜忌)情結, 要多元種族/信仰的人類,統一在單一事務(例如對抗外星種族)或許比開發太空更為艱難, 人類早為知性個體,卻還需要透過知性體的製作產生來抵禦外敵,或許正是書中暗諷之處。 當然,知性體改變的每一場戰役,都會產生出不同的時間枝(方向),每個分支也都導致不同的歷史結果,進而改變不同世代知性體的產生。知性體本身是否具有階級意識的統治差異,也是書中探究的部分,而人類與為何E.T.而戰,全書都有詳細說明。 自 H.G.威爾斯 開創 時間機器 以來,透過(日本古代)歷史的重新演繹與解讀,一直都是科奇幻作品運用時間機器道具,最為有效有用的方式。 雖說時光之砂,將知性體帶往地球各階段的歷史事件中, 但主線又以(中國與日本)古書所載邪馬台國著墨最多,透過歷史上隱晦不明的傳說加以改寫成為另一種再傳說,則是主線重點:例如將此國 歷史真實記載 ,鐵器製作的能力,以及 神諭 對抗外侮(與ET戰鬥)結為相關聯事件,並得以自圓其說,更是書中有趣之處。 當然邪馬台國的政體制度,權力鬥爭,以及女王的生平與生活或個人情愛(女王與知性體/知性體與未來人類),都有所著墨。 至於拯救地球存續的知性體,”祂”的存在價值與功能或目的,以及自我的成長變異,也都透過書中角色,進行討論與辯證。透過種種(真實虛擬)歷史的描述,也映照出目前地球上唯一具有知性載體的人類,在面對事件發生時的作為與爭鬥或疑懼,或許也是作者希望讀者在闔上書本時,可以持續深究之處吧。 閱讀版本:

戀曲2010(實驗劇)

無論外界聲音如何的紛雜, 導演心中一直都有著 魯賓斯坦彈奏蕭邦(夜曲) 的琴聲。 砸吉他象徵著疲勞轟炸,就像新聞不停重複般制式化播報。有些觀眾則漸感不耐... 集體創作與即時演出,演員們如同遊戲般的動作,是導演的特色。 新一代設計展,營養午餐舞弊判刑,剛結束的太陽花學運... 就像在Dear All裡的黃金比例般,充斥在舞台上。 女演員的(蒙眼)獨白,似乎透露著滄桑,彷彿年老時述說(追憶)著那似水的年華, 如同新一代演員講述學校生活般,回憶氛圍開始環繞劇場。 麥克風,擴音喇叭,放送頭的連接,就像是臉書的訊息傳遞,不停播送,永不止息.. 而導演的戀曲就這樣一直傳唱下去......

20世紀少年淺談---誠實為本"朋友"至上(漫畫)

圖片
小時候的夢想,卻成了毀滅世界的計畫 這群至交好友,要如何解除世界危機? 書中的大反派就稱之為--- 朋友 (極盡嘲諷意味) 這些主要元素構成了本書的主軸。 如果說故事就是這麼單薄,我想作者就無須花費八年的時間來創作。 鍵人我是從 "怪物" 開始接觸浦澤直樹,然後才是 "20世紀少年" 再回頭看 "危險調查員" ,以及早期較為生澀的 "終極傭兵" 以及後續的 "冥王" ,與連載中的 ”比利蝙蝠” ,僅此而已。 從"怪物"到"20世紀少年"其實書中所貫穿的基調都與回憶相關。 就算是"危險調查員",”冥王”與”比利蝙蝠”也都滲著淡淡的回憶情愫。 動漫(動畫與漫畫)一直是日本當地的流行文化指標之一, 社會學家 陶德‧吉特林(Todd Gitlin) 曾說: 資本主義的文化一直追求新奇,時髦的東西。 消費社會最妙的一點,就是有能力把追求改變的渴望轉化成追求新奇商品的慾望。 「隨時在變」是流行文化最大的特色,不只是文化的行銷者時有更迭,消費者也是不斷在替換的。 奇妙的是,經濟與文化上不可分割的追求新奇的壓力,必須跟維持穩定的壓力並存。 對「經典」的懷舊之情---老電影,老歌,古董-正是出於消費社會對世界穩定的渴望而形成的。 消費者想要新鮮,但只能承擔一定的風險;廠商,施展經過嘗試與驗證老戲碼,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創造出新鮮。 透過學者的分析,我們可以做如下解讀: 本作充滿劇情張力,作品裡處處充斥大量資訊,新舊並陳, 不僅有著懷舊的氣息,當然也有未來的想像與規劃,以及現代人所遭遇的困惑與矛盾。 另外隱藏的訊息,就像玩game破關之後,才會出現的獎勵關卡。 只有仔細閱讀與詳察,才能恍然大悟。 其他如近現代光怪陸離現象的描述---例如偽宗教的盛行,盲目的崇拜, 還有向大師手塚治虫致敬,以及藤子不二雄等名家發跡過程等, 乃至於主角群們發人深省的哲思談話,經典文學的橋段, 以及讓日本武道館爆滿這樣的象徵。 只有了解其相關意涵,才能獲取更多閱讀的樂趣。 不過,閱讀不是競技,即使是以純娛樂方式閱讀,也可以獲得箇中趣味。 書

殺 客 同 萌(電影)

圖片
殺 ---看標題就知道是動作片,無論如何絕對不是文藝愛情喜劇片,有無劇情,需要看了才知道。 客 ---去"那裡"的男人,都俗稱為恩客,這樣你就知道被幹掉的是誰了。 同 ---當然可以把影片當做是導演動漫式電影的 同人誌 (不瞭的可以谷歌+維基)。 萌 ---沉醉或是涉獵動漫的人都知道萌的意義或概念, 所以,無需太多解釋, 而且完全配合坊間美媚喜歡穿網襪的流行趨勢喔, (整個感覺就是歐吉桑導演對青春美麗的幻想創作, 不過,我認為那些美媚拍戲應該也是拍得很爽)。 同萌 ,音--- 同盟 ,當然也就是同盟國與(邪惡)軸心國之戰了。 以上名詞解釋,完全是賽凡神的瞎掰胡扯,胡言亂語, 自以為可以立即解釋出電影的核心重點, 其實完全是不負責的電影觀後感, 不過,依照自己看電影的品味,你看了"殺客同萌"的名詞解析, 就可以知道是否需要花錢進戲院啃爆米花配可樂了。 現實,是一座牢籠,唯有幻想才有辦法掙脫。 而幻想/妄想(精神官能症的病友們)的分界, 在於自身很清楚幻想與現實的區隔,"比較"不會混為一談, 像賽凡神知道書寫此文時,完全沉浸於幻想之中,而且化身為"神"之高傲與尊貴。 影片還是推薦給喜歡ACG的朋友們,看了導演那麼多巧思與設定, 就算你沒有啃完爆米花,或是膀胱因為可樂而極度膨脹, 你也甘於拜在導演的 視覺風格的石榴裙 之下。 後記: 1,那隻帶 兔子面具的機 甲,可是前幾年超轟動且可愛的監獄兔動畫的仿作。 2,感覺部落格總是需要配圖,又找不到合適圖檔,只好用一張小時候畫畫的超人力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