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舞蹈)
那轉盤與舞者踩踏的聲音,其實干擾我很久,直到我把它們當成整場創作的弦外之音,
才慢慢接納它們。
各種形式的創作,除了與觀眾對話,其實也是創作者跟自己的生命過程交心,
我始終如此認為。只是我一直都不瞭解,
以創作者而言,為什麼人年紀大了(生命經驗更豐富了),
創作量與慾望都變少了?
關閉對話,不再交心,還是其它原因?
因為黃翊,我試著接觸舞蹈,雖然我還是不懂舞蹈,這種肢體語言所象徵的意義,
不過,我會一直跟隨他走下去(直到他不再創作,或是我跟不下去了)。因為不懂舞蹈,所以我還是開啟自己的"科幻之眼"搭配著想像來完成自己的觀後感想, 如同前作,實驗劇場~"物"第一階段,我把她想像成開啟音樂盒後的繽紛世界。 沒有所謂劇透,有的僅是自己的想像與回饋,也當成自己的生命記錄而已。
眾生相
每個人就像蜷縮在母體子宮,慢慢成長,順境/逆境(正走/逆走)換掉外相(衣服),
猶如人生變換不同場域,擔任不同角色,很長很慢,就像人生的節奏,
完全沒有好萊塢式的超快情節。
不安的靈魂
每個人的週遭,永遠有著不安的靈魂,或是同儕或是朋友家人,或是自己本身,
那不安的靈魂就跟逆走般,與普羅大眾不同,更容易跌跌撞撞,
但,終究還是需要持續走下去。
牽絆
如同"火影忍者"中,鳴人與佐助一樣的牽絆,時而有形,時而無形,
但那條線始終成為我們的罣礙。不論喜與不喜,接受他,放下他,才是不二法門。
影子傀儡
那影子環繞四週,隨著行進的方向,有著不同的視角,但終究不能直立,
影子的視野與視角,從來不是主體可以理解,
以為將其彈飛,影子就會離散而去,其實不然......
影子就如同"駭客任務"裡祭司對尼歐的說明,他是我們的負面,將永遠隨伺在側。
也像"地海巫師"追趕著自己的影子,最後終將合而為一,否則自己會分崩離析。
眾生相(趴二)
接續眾生相。再次的輪迴演出。
童心
舞者穿上童裝,那童年的玩心顯露無遺,紅色氣球如同赤子之心,
那麼閃耀,照亮遠方的星球。也如同世界上的每個人一樣,如此獨特。
親情
親子的互動,無以言喻,是人世間最美的畫面之一。
旋轉木馬
遊樂場似乎最能展示人類無遠弗屆的想像,也能安定每個人心,
如同雷.布萊伯利的"闇夜嘉年華",總是充滿著魔幻驚奇,也像煙火般的絢爛。

相關閱讀:
黃翊
青年日報報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