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 達康(.com)(電子遊戲)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2月 09, 2015 巨獸堆疊起憤怒的糖果塔,串成集體意識, 牠,太好玩了。 每個人都在分享,推薦給他的朋友。 每個人都殺死過牠, 玩家的經驗值和戰鬥力都獲得滿足性的提昇。 然後,每個人再推荐,再分享給他的朋友...... 牠,則由玩家的死亡,獲取更大的經驗值,及神經元動力。 牠,串起了全人類的集體記憶,每個人所思所言都是牠, 巨獸慢慢地,耐心地, 如黑洞般,吞噬了世界。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買大象的人表示… 我在很久以後(其實就是這個月)開始玩起糖果...驚覺...他是一個很好的世界好像開金手指的那種異度空間進去這裡 時間過得特別快在度日如年的現實生活中有了它 好像沒那麼難熬了...難怪那麼多人迷上它...
平凡人生之微笑台傭系列(二) 10月 16, 2009 本部落格經過"網路自律協會"認證為普遍級, 所以,歡迎父母帶小朋友一同閱讀,增進親子關係。 不過,本文隱含某些"情色"或是"象徵情色"的圖文, 特別警告諸親友,若是自認為"衛道人士"或是"無慾者", 請勿踏入,以免本文遭受你的大手檢舉。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狗屁倒灶的事,天天發生。 家庭生活,也不是日日有趣,尤其煩人又瑣碎的家務處理, 總是讓人提不起任何"性"致。 這麼無趣的人生,該如何度過呢? 當然只能自己想辦法,做一些自己感興趣,讓自己快樂的事。 這些事情當然因人而異,也是人言言殊, 不過,個人認為耐的住寂寞與孤獨,應該是蠻重要的,而且少看電視, 唯有如此,才能從中尋找與發揮樂趣。 所以囉,自從"出社會"以來,練就處理瑣碎的事, 將其轉化為"藝術"層面(自我的感覺),就變成個人技能與累積的經驗。 婚後開始變成兩人世界的生活, 就完全發揮個人從事"美味關係"的功力-無論這是潛力亦或是本能 還是練就的技能。 在"餐色"上做些變化,變成讓台傭微笑與幸福的關鍵, 也是跟家中貴婦互動的最佳良方。 照片很想像某家餐廳一樣,插上其他國家的國旗。 摘錄自 家事管理操作手冊 後記:今日可以說是來此單位工作, 心情最down的一天(雖然只有0.3秒的瞬間) 這個組織號稱維護什麼公共價值,談什麼公平正義? 一群昏庸無能者佔據上位,卻毫無建樹。只能說浪費納稅人的錢。 尸位素餐 -古人形容的真好。 一個組織領導者當他告訴你,我們不能同甘, 只能共苦(這時候是同一Team), 然後述諸悲情,這是這個人的虛偽,所以,他只能求助"上帝"。 但是,當你正在受苦,他告訴你,我們只能同甘,這是他的殘忍, 所以,他成為千夫所指(不過,他自我感覺良好,而且後台硬,你能耐他何?) 一個人獨善其身有何好處,或許對社會無害,相對的也是無益。 想到家中的貴婦,我就不再生氣了。(但我也怕被制式化...) 本文同樣當作是歷史的悔恨吧。 賽凡神請你繼續看下去
青春肉體之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 5月 14, 2009 很久沒進入西門町這個場域了, 總害怕進入此地時,那輕佻狂妄的sam chou, 就會開始吞噬自己,馬上忘了大叔該扮演的角色。 也害怕自己的大叔外型,會被年輕心靈所看穿,被年輕軀體所恥笑。 因為休假,也因為想看一齣與自己年紀相當, 的美國影集所衍生的電影-Star Trek (中譯很多元,星際爭霸戰,星艦迷航記,也有人想正名叫做星艦奇航記。) 所以,就再次進入這個每次都令我神迷之處,而上述顧慮,當然完全是杞人憂天。 自己一直都不是Trekker(旅者)(星艦(米)粉絲對自己的稱呼), 之所以喜歡星艦,是因為科幻文學之旅的緣故,而衍生獲知的。 不過,對這些角色也都小有認識,也非常喜歡劇集對人性的描寫, 當然也收集了相關產品,長大後,看了衍生的各種續集, 才發覺原來是自己小時候,深夜爬起來偷看的黑白電視影集, 那尖耳朵的造型永難忘懷。 後來,每一部新電影的上映,也都會前往朝聖一番。 果然,年輕就是節奏緊湊,不斷的趕場,這是看完電影的唯一感覺, 青春是肉體換來的,又得到強有力的明證。 眼尖的自己,看完電影,還是認為有些小缺失, 就是凱文艦艦長,在登上羅姆蘭敵艦時,突然有幾片塑膠透明片的隔氣片, 那種隔氣片,就是你去中國逛百貨公司, 或是去工廠為了隔絕冷氣外流,所裝設的塑膠片。 真是天殺的,23世紀了,還是對塑膠片情有獨鍾? (雖然星艦艦橋上也都是塑膠製品) 星艦都已經有強力的護盾了, 為何還會有這種小道具瑕疵,真是令人納悶。 雖然說有些碎碎唸, 至少尖耳朵史巴克的情慾展現,還是令人激賞的。 而絢麗的科技感,也是表現重點。 歡迎各位好友有事沒事去看看這"世界影像史"上的奇葩。 賽凡神請你繼續看下去
華爾街與互助會 2月 13, 2009 最近的金融海嘯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 (我是不知道,不過身邊很多人倒是過的很辛苦), 這種問題,反正已經有很多名嘴,意見領袖,專家學者, 出來分析其前因後果以及批判或是預測其影響。 當然,也有人開始反思華爾街貪婪的性格 (可是人性有什麼好述說的) 所以,就輪不到不到我來說嘴。 不過,我要談的倒是台灣從農業社會就有的地下金融體系 -互助會,這樣合作方式,曾經陪伴很多家庭走向小康或是成為中產階級。 那是在向銀行借貸非常困難的年代(現在有比較好借嗎?) 民眾自發性的一種借貸關係,或許有些人不懂"互助會" 所以要特別舉例說明: 例如,今日我或是想幫別人籌措一筆資金,例如100元,可能做其他投資 或是購屋頭期款,或是買家電,不管如何,就是要籌到100元。 方法: 當然我可以跟一個人借100元,或是跟10個人每人借10元, 只是簡單算術而已。 而向10個人借錢,就是互助會產生的方式。 借了錢債務人要如何還錢呢?對了就是分期付款, 那債權人有何利可圖呢?當然就是賺利息囉。 執行方式(標會有分內外標,在此以內標說明) 當我起個會(稱為會首,也負責收款),找了10個人(稱為會腳),借到100元 然後,開始按月還錢,那其他人要如何賺利息呢? 就是要標會,如何標會,(就像公部門投標方式,以最高標為主) 因為,會腳也是有些人需要急用,若是沒有急用,就協商設定底標 以抽籤方式進行。(當然也會協商會首還的利息),以下算式不計算會首還的利息。 假設第一次開標,某甲底標2元為最高,那麼 他就能拿8元*9人(其他會腳)+10元(會首還錢)=82元 但後續9次,它需要按月付10元,所以10個月內他損失18元利息。 第二次開標,例如某乙底標1元為最高,那麼 他就能拿9元*7人+20元(某甲+會首)=83元 後續8次,他必須還80元,前一次賺了2元,他總共損失15元利息。 依此類推,所以拿尾款的人,你就可以算出他可以賺得多少利息。 而債務人也不用損失太多利息,就可以籌措資金,但需要承擔收錢責任。 再回到標題,為什麼兩者相關呢? 我試舉個方向 現在的基金,不就像是互助會,大家集結資錢給投顧公司,只是不收他們利息錢(因為他認為你是投資,不是儲蓄。) 此外,我們拿錢給人家花,還要繳交行政管理費,或是給基金經理人佣金。 這就是商業機制?運用所謂專業來騙錢?人性的貪婪在任何時代都一樣, 而且權力越大... 賽凡神請你繼續看下去
留言
驚覺...他是一個很好的世界
好像開金手指的那種異度空間
進去這裡 時間過得特別快
在度日如年的現實生活中
有了它 好像沒那麼難熬了...
難怪那麼多人迷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