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31, 2015的文章

黃翊"物"與"地平面以下"(舞蹈)

圖片
"需要準備多少資料,才能創造出一個靈魂" , 我想我問不出這麼美的問題。 "以靈魂丈量科技的創作" , 我也同樣寫不出這樣有深度的文章。 我一直深信"人"是最精密的機械, 所有的動作都可以被量化計算(完全唯物論的崇拜者)。 只是我不確定神經元的計算, 需要幾億部超級電腦的運算與反饋才能達到人腦的水準。 舞蹈,那肢體語言,還是一種我無法理解的藝術, 但我還是透過自己的科幻之眼, 來做一種非常主觀的詮釋,僅能以通俗視之。 前情提要: 2014年黃翊是兩廳院駐館藝術家, 因為聽了一次他的演講(有點像是他的生平創作懺情錄), 所以我對這個名字有了很大的興趣,而且知道無論是創作或生活, 機械/科技/工具都已經與他的生命息息相關。 當時我同樣有著提問,看不懂舞蹈, 平時還是以舞台劇做為腦液養份的補充, 但當時我就"發願"跟著他的創作成長(成為他的粉絲)。 謎之音 :其實2012年台北數位藝術節,就看到黃翊這個名字, 只因為"舞蹈"兩個關鍵字,所以,直接失之交臂。 終於,2015年在雲門劇場,看到2015年版的黃翊+與庫卡。 歲末年初之際,我又觀賞了他的兩項創作, 誠如黃翊在演後座談所言, 他的表演總是有機的生長,但又希望是各自獨立的篇幅。 "物"第一階段 我想像著舞台是一座大型的音樂盒, 音樂盒上接續著各種不同的演出... 舞者時有獨舞,雙人舞,親密之舞,或擬仿物件的樣式,或成為狗吠之姿。 此時則搭配著個各種音聲,不舞的餘眾則提著音箱就於各定位。 物之所以為物,是因為他易於被人類使用後棄之? 還是因為人類對於新版本的物件總是有著更多的喜好/或是升級? 對"物"如此,動"物"抑是,連對人"物"的情感也都有著賞味的期限。 這就是---"物"第一階段。 附註 :演後座談,黃翊說他最喜歡的聲音是鎢絲燈泡通過的電流聲, 但那需要怎樣的儀器,才能放大這個"物件"的音聲? 浩浩是此次聲音的獨奏者,音箱的走位, 就是搭配他玩手遊那些"